合同解除方式包括哪些
導讀:
合同解除方式包括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合同;一方出現重大違約、根本違約或違反合同條件的,可以解除合同;出現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實現的,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ㄒ唬┮虿豢煽沽χ率共荒軐崿F合同目的;
?。ǘ┰诼男衅谙迣脻M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ㄈ┊斒氯艘环竭t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ㄋ模┊斒氯艘环竭t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ㄎ澹┓梢幎ǖ钠渌樾?。
合同解除的合理期限是一年。解除合同的期限可由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或者由法律直接規定。法律沒有規定或當事人沒有明確約定解除合同期限的,可以催告當事人行使解除權,當事人超過一年不行使解除權的解除權消滅。法律快車提醒您,未約定履行期限合同解除方式分別有:合同雙方協議解除的,協商一致后就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在制定合同時就約定了解除條件,解除條件成就時,合同解除;合同出現法定解除事由時,向法院請求解除合同。
1.恢復原狀,指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謴驮瓲顣r,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謴驮瓲钸€包括:
(1)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
(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2.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的措施。
3.賠償損失。
引用法條
拓展閱讀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內容錯誤請通過【投訴】功能聯系刪除.
相關知識推薦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依法解除合同效力的行為。合同一旦簽約,具有國家法律保護。那么,合同解除的條件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您解答。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
合同到期后或者臨時有其他原因,為了規避風險和明確雙方的責任,往往需要簽訂解除合同協議,那么解除合同協議怎么寫呢?解除合同協議范本甲方____與乙方____原于____年__月__日簽訂的合字第____號________房屋租賃合同,房屋權證號________號,現因甲方欲出售乙方承租的私產房,依照法
租賃合同糾紛可以要求違約金,一般不能要求租賃利息,租賃合同中另有約定的除外。涉及承租人逾期履行支付租金義務或者遲延履行其他付款義務,出租人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的約定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利息、相應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租賃合同的解除方式有:1、協定解除,承租人與出租人協商一致解除房屋租賃合同;2、約定解除,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件發生后解除房屋租賃合同;3、法定解除,一方違約,另一方主動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訂立租賃合同后未經出租人同意不可以轉讓,經出租人同意可以轉讓。租賃合同中已經約定可以轉租、或出租人同意轉租的,承租人可以出租給第三人。新簽訂的租賃合同應符合雙方意愿,轉租時承租人不得在房屋內擅自搭建,不得拖欠租金,不得超過剩余租賃期限。
贈與合同發生效力滿足下列條件可以撤銷:受贈人存在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等。撤銷權一經行使即發生效力。因撤銷權為形成權,其行使的效果是使贈與合同關系歸于消滅。
手寫協議書需滿足協議雙方自愿訂立該協議、協議雙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能力、協議書內容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不牽涉到第三方的利益,經雙方簽字,該財產協議書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協議內容涉及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則該財產協議書無效。
贈與合同在沒有轉移財產所有權,且非公證、慈善等贈與情形的,那么便可以隨時撤銷。如果贈與財產完成了交付,需要法定事由,如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才可以撤銷。
相關欄目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編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