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賠償金如何計算
導讀:
勞動法賠償金計算是按照經濟補償金的兩倍標準進行支付,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民法典》第七百七十二條承攬人應當以自己的設備、技術和勞力,完成主要工作,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承攬人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負責;未經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1.兩者的概念不同。經濟補償是用人單位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解散該用人單位或者解除勞動者時,對勞動者給予的經濟補償。而經濟賠償是指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的規定時,給予對方的一種賠償,或因勞動者的過錯造成公司損失時,對公司損失的補救。
2.兩者適用的法律不同。經濟補償的標準,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而經濟賠償則是雙方在訂立合同時的約定。
賠償金會被扣稅的。法律快車提醒您,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過的部分按照法律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引用法條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內容錯誤請通過【投訴】功能聯系刪除.
相關知識推薦
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年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視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簽訂的,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支付雙倍工資一般不超過11個月。那么勞動法賠償交稅嗎?下面法律快車小編將為您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對于孕婦來說,在生活中的身份是準媽媽和妻子,在工作中的身份是勞動者,因為這兩種特殊身份的糅合,在孕期的職工保護中,勞動法做出了相應的特別規定,而當孕期職工被辭退時,相應的賠償標準是什么呢?那么關于“勞動法中賠償標準”這個問題,下面就由法律快車小編為你介紹整理出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對您有幫助。
勞動合同法對經濟補償金的適用范圍擴大到以下情形:1、勞動者因用人單位原因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2、用人單位提出動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3、用人單位非過失性解除的;4、經濟性裁員的;5、勞動合同因期限屆滿而終止的;6、勞動合同因用人單位主體資格喪失而終止的;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那么勞動法賠償金條件?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相關知識。
很多勞動者在被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都是會有經濟補償金的,這也是對勞動者額一種補償方式,關于補償金在我國法律上也有著十分完備的規定,具體是可以補償多久的呢,接下來就由法律快車小編整理的關于勞動補償最高多少個月的相關內容。
用人單位需給在職員工按照規定要求交納公積金。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依法繳納公積金費用。用人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的,將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輕工傷的賠償:七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本人工資的13倍,八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11倍,九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倍,十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倍等;而除此之外,還有醫療費、鑒定費等費用,都可依法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搬遷的補償標準:企業如果因搬遷而與勞動者解約,需要按照勞動者在該企業中工作的年限進行補償。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員工曠工的,單位可以按規定扣除其曠工當天的工資。如果因員工本人的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還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但每月從其工資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員工當月工資的20%。曠工比較嚴重的,用人單位有權直接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
在休息日安排的調休可以代替加班費。企業在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可以首先安排補休;不能安排調休的,則可以依法支付加班費。法定節假日加班的,不能安排調休,單位必須按照日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相關欄目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編輯下載